社会实践团队篇
保定之行
建筑工程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同时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精神,将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建筑工程学院特开展2024年大学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地磨砺。建筑工程学院“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寒假社会实践团——保定团队由王一鸣、卢骁阅、王晨雨、倪梓骞四名成员组成。他们通过公益服务、政务实践等形式进行大学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尽显我辈青年不惧困难、关心他人的美好精神。
01
团队介绍

姓名:王一鸣
班级:环境设计2101班
任职:环境设计2101班副班长、建筑工程学院第十七届团委学生会常委

姓名:卢骁阅
班级:建筑学2101班
任职:建筑学2101班团支书、21级级队支书、测绘工程2202班导师助理

姓名:王晨雨
班级:测绘工程2201班
任职:测绘工程2201班班长、建筑工程学院第十七届团委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工程造价2301班导师助理

姓名:倪梓骞
班级:工程造价2301班
任职:工程造价2301班班长、建筑工程学院第十七届团委学生会办公室干事
02
活动内容
保定军校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1月21日,袁世凯奉旨从山东来保定,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到保定,先后督练北洋新军(亦称北洋常备军),广开军事学堂。1912年始称保定军校。
在纪念馆内,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步步走进军校纪念馆的历史长河。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为我们还原了军校纪念馆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团队成员参观了各个展厅,观看了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深刻感受到了军校纪念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与讲解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他们就一些历史细节和革命精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得到了讲解员的耐心解答和深入阐释。通过与讲解员的互动交流,大家对红二师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同时,实践团成员还与其他参观者进行了积极地讨论。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和收获,共同探讨了保定军校纪念馆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为两组开始清理馆内外的卫生。大家拿起扫帚、抹布等清洁工具,打扫馆内卫生死角,擦拭门栏窗台,为游客提供干净、整洁、卫生的环境,用辛勤劳动致敬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


03
结语
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成员必将化红色资源为精神力量,继承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新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接续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寒假社会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军校纪念馆的历史和文化,更增强了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