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双向赋能
激发育人新动力
12月25日,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教研室带领2021级风景园林同学来到大连市星海湾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二)》校地合作“城市微更新口袋花园设计”实践项目成果汇报。本次汇报内容围绕省一流课程进行展开,由建筑工程学院30余名师生共同组成的设计团队,经过长达2个月的现场勘察及设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区环境。星海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洪达、星海湾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李玉帅、星海湾街道海州社区党委书记徐毅、星海湾街道海州社区党委副书记柴文璐出席了此次汇报会。
汇报会首先由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栾兰进行了校地合作项目概况介绍及设计调研回顾,其次由邹欣怡等四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进行设计方案成果汇报,让学生们走出课堂,校地双向赋能共建模式。随后由刘双老师、隋宇老师、李玉帅主任对学生作品进行了一一点评。李玉帅主任对我院学生的设计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他提出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能够真正从辖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城市建设实际出发,并结合星海湾区域建设发展的方向定位,用最真挚最丰富的笔墨表达了对城市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爱连兴连的热情。
刘双老师提出同学们的方案设计能够结合从场地分析出发、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形成的创意方案具有可行性。隋宇老师提出同学们的设计过程能够综合考量、协调场地多方因素,关注区域城市更新建设的核心问题,以适老化、全龄、友好、服务居民日常生活为宗旨展开设计,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和态度。
会议现场图片


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栾兰对此次课程汇报作出总结。其教学目的以校地合作平台作为实践育人手段,充分发挥了风景园林专业“服务地方建设”的责任,同学们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真实现场调研-设计综合实践-方案汇报”的全过程掌握综合职场技能,通过演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专业知识与未来职业竞争力的联动关系,在项目真实落地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作为风景园林人的责任与义务,栾兰老师对此次实践项目汇报做出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今后再接再厉,在建设美丽中国、共创生态文明的路上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会议现场图片


汇报同期,班级同学的作品在大连市星海湾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汇报展示,同学们均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及展示介绍,展现出口袋花园的设计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多样的休闲设施和活动功能。街道领导、辖区居民分别对同学们的设计作品进行了打分,并给予了一致的好评,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助推地方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贡献突出,增强我院学生的信心。
会议现场图片



最后,星海湾街道领导为风景园林2101班15名学生颁发“社区优秀规划师”荣誉证书,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践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用设计思维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学生感悟
风景园林2101班郭馨蔚:通过社区的实践项目以及口袋公园的设计,让我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在行走中将自己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充分展现出来,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真真切切投入到实际的项目中去,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种锻炼,一次学习,一次经历,从而收藏更多的感受和经验,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在学习中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在思考中品味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力争做到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和谐社会相结合,突出“特色实践”,打造“精品意识”。
风景园林2101郎小钰:在本次成果汇报中体会到了,园林设计对老旧区的改造的重要作用。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对调研任务加深了了解,熟知了过程。体会到了调研对现场施工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在设计过程中的灵感迸发。结合小区现状,加大适老化的建设,了解居民的日常需要,将这些加入我们的设计中。以人为本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风景园林2101陈思语:有幸参与了口袋花园设计,也就是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活动,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了解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过程,探讨了解决旧区改造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在社区汇报成果的那一天,我既紧张又激动,当听到社区领导们对我们的设计给予肯定和赞赏时,那种成就感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也希望我的设计,能够为老旧社区改造计划作出贡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应用型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设计赋能促进和谐社区构建是我院全体风景园林师生的使命与责任,更是专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然途径。“社区规划师”不仅仅是对同学们成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院教学水平的大力认可与支持。未来,我院将继续通过“聚智引才、深度融合、互惠共赢、共谋发展”的合作模式,让校地合作生根“开花”、结出“硕果”,续写建筑工程学院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