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建银龄温度
设计拥抱关怀
建筑工程学院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7次重点提及“养老”一词,从“加强养老服务”到“发展银发经济”,国家正加速构建“老有所养”的民生蓝图。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院建筑学专业关注适老化设计的创新实践。如何通过空间营造提升养老服务的温度与效能、如何以设计智慧重构老年生活的尊严图景。
聚焦“适老化设计”课题,2025年3月7日,建筑学教师宋文慧、何泉汇、车有路、陈师赜带领建筑学2201班全体同学深入大连康养葵英养护院开展研学实践,探索中国式养老空间的创新范式。
立足2025年“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筹备的双重节点,围绕《“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的“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核心任务,同步对接“十五五”老龄化应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建筑设计与养老需求的深度融合,通过实地调研学习,建筑学教师将“全龄友好设计”理念深度融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实践+社会关怀”三维联动,培养懂需求、有温度的新一代建筑师。


产学研融合——从课堂到实践,以创新设计赋能养老空间
通过三大维度解析空间创新:智能监测+模块化家居优化无障碍设计,平衡科技与人文;家庭式单元照护破解情感疏离;跨学科融合医学心理学,借光照色彩提升老年认知健康。启示未来建筑师需转型为资源整合者,将智能科技、文化基因转化为温暖设计语言。


破题传统养老——从居家到智慧化的渐进革新
师生团队以三重维度重构适老化设计逻辑:空间植入隐形适老装置保障安全;搭建社区智能平台构建15分钟服务圈;用老照片、方言元素唤醒情感记忆。当绿窗光影洒落适老椅,设计便从功能跃升为精神支撑——这正是老龄化难题最温暖的解法。


城乡智慧养老——技术手段与人文温度的双重奏


调研揭示:城市以智能家居+老年大学构建科技人文生态,农村依托低成本物联+互助养老激活乡土智慧。当科技与传统交融,设计唯有深植方言、节气等文化基因,方能织就温暖可持续的养老图景。
党建引领——多维共建老龄化应对新生态
党建联建养护院推进适老微改造;教学端开设《智慧养老建筑设计》课程+竞赛培育创新链;联动社区试点“青年建筑师+老年生活家”共创老旧小区改造,以设计智慧响应老龄化挑战。

当建筑学子在养护院中俯身测量无障碍坡道比例、倾听老人讲述空间故事时,设计不再只是冰冷的尺度与数据,而是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的责任。本次研学以“三维联动”模式,让年轻一代建筑师在政策、技术与人文的交织中,找到设计的初心——为人的尊严而设计,为社会的温度而建造。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适老化设计”教育,让建筑设计真正服务于生命的美好延续。